• 028-84191943

东门万达总校:成都市锦江区二环路东五段9号煌鑫大厦5楼(地铁6、8 号线东光站H口附近)

  • 028-85510566

南门人南校区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2号四川有色大厦3楼 (地铁1、 8 号线倪家桥A口直达)

  • 028-85615066

西门晋阳校区: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路432号金楠时光D馆2栋1楼(地铁17号线阳公桥E口直达)

  • 028-66301166

天府一街校区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480号中洲锦城湖岸外商业楼2楼 ( 中国工商银行旁) 

你了解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的玉门关吗?


玉门关2.jpg

提到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,很多人都会立刻想起唐代诗人王之涣那首脍炙人口的《凉州词》: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

这句诗为什么能流传千年?除了诗句本身的艺术魅力,关键还在于它所写的“玉门关”,背后藏着厚重的历史与情感。


玉门关,位于今天甘肃敦煌西北,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咽喉要塞。它与“阳关”齐名,自古就有“走西域,必经此关”之说。


名字也很有意思——因西域盛产美玉,运往中原都要经过这里,便被称作“玉门关”。站在如今的遗址上,只有一座残破的土城孤立在大漠之中。荒凉得让人心生感慨,却也让人忍不住想象千年前的繁华:驼铃声声,商旅往来,丝绸、宝石、葡萄、良马络绎不绝。



汉武帝时期,张骞出使西域,丝绸之路就此打通。玉门关从此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门户。


它不仅是军事重镇,更是经济和文化的通道。中原的丝绸、铁器运往西域;西域的葡萄、苜蓿、汗血宝马则输入中原。后来佛教、波斯文化甚至阿拉伯文明,也都通过这条路走进了中国。


到了唐代,玉门关迎来最辉煌的时期。那时的长安,因丝绸之路而成为真正的“国际都市”。但随着宋元以后航海贸易兴起,陆路逐渐冷清,玉门关也慢慢被黄沙掩埋。


在诗人笔下,玉门关更多的是边关的象征。除了王之涣的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,还有唐代的‌王昌龄在《从军行》中写道“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”,还有唐代的戴叔伦在《塞上曲》中写道“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”‌……每一句都带着边塞的苍凉与悲壮。


玉门关4.jpg


对古人而言,出了玉门关,便是天涯。难怪诗人们一再咏叹。


今天我们再说玉门关,它已不仅仅是一座关口,更是一种精神符号。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向外开拓的勇气,象征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辉煌,也象征着边塞将士默默守护的牺牲与担当。


所以,当你再读到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,请不要只想到荒凉,还要想到那背后沉甸甸的历史与情感。



如果你有机会去敦煌旅行,不妨亲自走一趟玉门关。站在风沙肆虐的戈壁上,或许你会更懂:为什么一千多年前的诗句,今天读来依旧让人心头一紧。


因为,那里不仅有春风未度的荒凉,还有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起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