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门万达总校:成都市锦江区二环路东五段9号煌鑫大厦5楼(地铁6、8号线东光站H口附近)
南门人南校区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2号四川有色大厦3楼(地铁1、8号线倪家桥A口直达)
西门晋阳校区: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路432号金楠时光2栋1楼附157号(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旁)
天府一街校区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480号中洲锦城湖岸外商业楼2楼(中国工商银行旁)
每年小升初考试之前为了加分,同学们都会参加“华杯赛”、“小英赛”、“小语赛”三大竞赛,那么这些竞赛的获奖证书到底为哪些学校所看重?
数学广州更认“华杯赛”
小学阶段举办的比赛五花八门,仅数学一科就有“华杯赛”、“希望杯”、“育苗杯”、“南方杯”、“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杯”、“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”等。有意思的是,不同城市对于竞赛的认可程度是不一样的,例如佛山看重“南方杯”,中山看重“育苗杯”,深圳看重“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杯”,而广州则在众多的赛事中青睐“华杯赛”。
为何社会独此偏爱这“三大竞赛”?业内人士表示,其答案在于赛事的组织者与举办方。“华杯赛”虽是全国性赛事,由“华杯赛”组委会统一命卷,但之前一直由广州市教研室组织实施、分配名额,而“小英赛”和“小语赛”则完全是由广州市教研室组织命题的竞赛。正是在这个背景下,这三大赛事被认为是教育部门认可的赛事,区别于民间比赛,比赛结果最为初中名校看重,名次也最为小升初家长器重。
“华杯赛”:今年加分政策将更加“隐晦”
“华杯赛”(全称“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”)到今年已是第17届,是广州小升初认可度最高的赛事,历来吸引很多“牛娃”参赛。去年,仅广州地区就有上千人参加决赛,其中307人获得一二三等奖。
“华杯赛”之所以受重视,就在于获奖者可以在小升初得到加分或免试。根据比赛规则,“华杯赛”分为初赛、决赛、总决赛三轮,前两轮以城市为主,最后一轮是全国赛事。在小升初中,决赛这一轮很关键,通过初赛取得决赛资格的学生,才有资格报名华附(广东奥校),而在决赛中获奖的学生,才能在优质民办学校招生中获得加分或免试录取。以六中珠江中学为例,广州市赛区一二等奖可免三年学杂费,三等奖免一年学杂费。育才实验则对全国“华杯赛”获奖者采取加分的政策。
以往的“华杯赛”主要由市奥校和各校推荐学生参赛,“确实有功利的成分,这几年在淡化,教育部门也一再声明竞赛与升学脱钩,许多学校对于‘华杯赛’获奖学生,不是不想要,而是没有理由要了。”原沙面小学校长、数学特级教师邹煊享认为,今年“华杯赛”“淡化”的表现是增加了网上报名和网上考试。据了解,网上报名已于1月15日结束,网上初赛时间是3月8日,网上决赛时间是4月12日,决赛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优胜者称号。
由于近年来社会对奥数热的反思,可能给小升初带来两方面影响,一是优质民办学校“华杯赛”获奖者的加分或免试政策将由“明”转“暗”,这表现在有些民校在招生简章中悄悄“抹去”奥数加分一项。业内人士估计,今年民校的加分政策将更加“隐晦”。另一个是等级测试进入小升初,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是“希望杯”的广东省协办单位,去年暑假,该院推出“陈省身数学等级测试”,这被业内人士视为未来奥赛的“替身”。
“小英赛”:对报考外国语学校有利
“小英赛”(全称“广州小学生英语竞赛”),是小升初热度仅次于“华杯赛”的赛事。每年举办一次,至今已举办21届,一般4月中下旬学校选拔,5月全市比赛。去年全市有3200余名小学生参赛,44人获一等奖,126人获二等奖,288人获三等奖。
“小英赛”的含金量,格外受外国语学校看重。目前广州市有多所外国语学校,除广州外国语学校外,还有华侨外国语学校、西关外国语学校、越秀外国语学校等,这些外国语学校一般在5月招生,“小英赛”的比赛结果成为其争夺优质生源的依据。
有两个,一个是全国英语竞赛,另一个是广州英语能力竞赛,因为全国使用的是新课标实验版教材,广州使用的是牛津版教材,广州的难度高于全国,所以广州的学校认可广州英语能力竞赛,而对全国英语竞赛的成绩不太看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