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r\n\t概述<\/span><\/strong><\/p>\r\n

\r\n\t《课程标准》对古诗词的阅读要求是:“诵读古代诗词,有意识地在积累、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……背诵优秀诗文<\/span>80篇。”对古诗词阅读的评价建议是:“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,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,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大意,而不应考查对词法、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。”<\/span>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,也是中考语文试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。应引起我们的继续关注。这类题目以课外的诗词为主,难度较大;考查的内容:一、考查对诗意的理解,二、考查对语言的品味,三、考查对写作技巧的分析,四、考查对诗歌文体知识和重要诗词人生平的掌握等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<\/p>\r\n

\r\n\t一.概念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诗歌即诗和歌的总称,文学基本样式之一。它最集中、精练、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,充满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。语言比散文更凝练、和谐、具有强烈的音乐性,鲜明的节奏和韵律,除散文诗外,一般都分行排列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1.古体诗:包括古诗(唐以前的诗歌)、楚辞、乐府诗。“歌”“歌行”“引”“曲””“吟”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①楚辞体: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,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、声韵,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②乐府: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,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,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,后人统称为汉乐府。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2.近体诗: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,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,分为两种,其字数、句数、平仄、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①绝句:每首四句,五言的简称五绝,七言的简称七绝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②律诗:每首八句,五言的简称五律,七言的简称七律,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(或长律)。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,第二联为颔联、第三联为颈联、第四联为尾联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<\/p>\r\n

\r\n\t二<\/span>.诗词的内容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1.写景抒情诗,歌咏山水名胜、描写自然景色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  2.咏物言志诗,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  3.即事感怀诗,因一事而引发感慨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4.怀古咏史诗,以历史典故为题材,或借古讽今,或抒发感慨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  5.边塞征战诗,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<\/p>\r\n

\r\n\t 三.诗词中的形象:人物形象、景物形象、事物形象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四.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忧国忧民、建功立业、思念家乡、壮志难酬、孤傲脱俗、热爱山水、豁达豪迈、愁苦孤寂、恬淡自乐、惆怅悲凉、踌躇满志等。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<\/p>\r\n

\r\n\t 五<\/span>.诗歌的语言特点:清新、平实、绚丽、明快、含蓄等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<\/p>\r\n

\r\n\t 六<\/span>.诗词的语言风格:雄浑、豪放、沉郁、婉约等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<\/p>\r\n

\r\n\t七<\/span>.诗词曲常用的表达技巧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1.直接抒情<\/span> <\/span>2.借景抒情<\/span> <\/span>3.托物言志<\/span> <\/span>4.情景交融<\/span> <\/span>5.动静结合<\/span> <\/span>6.乐景写哀<\/span> <\/span>7.借古讽今<\/span>8.对比<\/span>9.用典<\/span> <\/span>10.虚实结合<\/span><\/p>\r\n

\r\n\t <\/p>\r\n

\r\n\t<\/p>\r\n\r\n

\r\n \r\n <\/div>\r\n \r\n<\/div>","post_content_filtered":"","more":[]}' />
  • 028-84191943

东门万达总校:成都市锦江区二环路东五段9号煌鑫大厦5楼(地铁6、8号线东光站H口附近)

  • 028-85510566

南门人南校区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2号四川有色大厦3楼(地铁1、8号线倪家桥A口直达)

  • 028-85615066

西门晋阳校区: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路432号金楠时光2栋1楼附157号(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旁)

  • 028-66301166

天府一街校区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480号中洲锦城湖岸外商业楼2楼(中国工商银行旁)

古诗词阅读概述


概述

《课程标准》对古诗词的阅读要求是:“诵读古代诗词,有意识地在积累、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……背诵优秀诗文80篇。”对古诗词阅读的评价建议是:“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,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,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大意,而不应考查对词法、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。”

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,也是中考语文试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。应引起我们的继续关注。这类题目以课外的诗词为主,难度较大;考查的内容:一、考查对诗意的理解,二、考查对语言的品味,三、考查对写作技巧的分析,四、考查对诗歌文体知识和重要诗词人生平的掌握等。

 

一.概念

诗歌即诗和歌的总称,文学基本样式之一。它最集中、精练、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,充满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。语言比散文更凝练、和谐、具有强烈的音乐性,鲜明的节奏和韵律,除散文诗外,一般都分行排列。

1.古体诗:包括古诗(唐以前的诗歌)、楚辞、乐府诗。“歌”“歌行”“引”“曲””“吟”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。

①楚辞体: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,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、声韵,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。

②乐府: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,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,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,后人统称为汉乐府。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。

2.近体诗: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,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,分为两种,其字数、句数、平仄、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。

①绝句:每首四句,五言的简称五绝,七言的简称七绝。

②律诗:每首八句,五言的简称五律,七言的简称七律,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(或长律)。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,第二联为颔联、第三联为颈联、第四联为尾联。

 

.诗词的内容

 1.写景抒情诗,歌咏山水名胜、描写自然景色。

   2.咏物言志诗,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。

   3.即事感怀诗,因一事而引发感慨。

4.怀古咏史诗,以历史典故为题材,或借古讽今,或抒发感慨。

   5.边塞征战诗,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。

 

 三.诗词中的形象:人物形象、景物形象、事物形象。

四.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

忧国忧民、建功立业、思念家乡、壮志难酬、孤傲脱俗、热爱山水、豁达豪迈、愁苦孤寂、恬淡自乐、惆怅悲凉、踌躇满志等。

 

 .诗歌的语言特点:清新、平实、绚丽、明快、含蓄等

 

 .诗词的语言风格:雄浑、豪放、沉郁、婉约等

 

.诗词曲常用的表达技巧

 1.直接抒情 2.借景抒情 3.托物言志 4.情景交融 5.动静结合 6.乐景写哀 7.借古讽今8.对比9.用典 10.虚实结合

 



注:本文转载自鼎一教育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