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\/p><\/span><\/b><\/p>\r\n
\r\n\t <\/span>邓世鑫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那年清秋,他和他的父母去旅行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半路上却杀出一群山匪。年仅七岁的他就那么亲眼目睹了父母的死亡。他的父母将他藏至一丛矮小的灌木里才让他得以幸免。他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,眼泪却是极不配合的落下来。恰似那断了线的珠子,一旦迟疑,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山匪抱着从他父母身上搜刮来的金银首饰悄然隐回山中,四周平静的就像一碗水。只是除了那一地的殷红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他执拗的掩埋了父母,并在他们坟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头。随后收拾好自己的行囊,独自前行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自此命运在他的身上画了极其猩红的一笔。他稚嫩的双肩上注定要背负超出于他能承受的重量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远方夕阳渐落,习习秋风送来凉爽。四周显得肃杀而萧瑟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他走到了一个村子里。夜已深,人已静,他拖着沉重的步伐,奋力向一户亮着灯的人家走去。像是用尽最后的力气似的,重重地敲了一下门,便再也耐不住饥饿与疲乏,昏了过去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待他醒来,天已亮。<\/span>他挣扎着坐起来,望着这陌生的环境,不禁心生惧意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门突然开了,走进来一名比他高出许多的少年。那少年生得一双明亮的眼眸,肤色略黑,行为举止粗犷的同时,又是带有一身书生气息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“你醒了?”那少年的声音煞是好听,温暖,显得平易近人,他紧绷的神经略微松弛,却还是挡不住心底的担忧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“你一个小孩怎么会一个人到我们村来?”少年自顾自地问起来。他见那少年不像是坏人,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那少年闪过一丝愤怠,他对他说:“等长大了,我给你报仇去。我叫无邪,‘诗三百,思无邪’的那个‘无邪’,反正我也是一个人住,以后你就住在我家吧,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。对了,还没问呢,你叫什么名字?”“我叫思轩,出自‘思君令人老,轩车何来迟’”他答道。无邪便是笑了,思轩从他的笑里看见了阳光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一天后,无邪将思轩送至同村的秀才那里去学习。白天,无邪去赚钱,他去读书。夜晚,由于无邪也念过几年书,因此他们便是一起在烛台下研读诗经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无邪告诉思轩他最喜欢的那首《击鼓》,思轩则告诉无邪他今天新学的那首《关雎》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这样的生活过了好久,他以为命运会就此罢手,他哪知道,命运本就幽默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那年,思轩十三岁,无邪十五岁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那年,边关战乱,无邪被征召入军队,自此为国而战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无邪临走之前,思轩折了一段柳枝赠予他。他则抱给思轩一盆土,告诉他,这是蜻蜓花种,待蜻蜓花盛开之时,他必回来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那日,在夕阳下,无邪对思轩说,蜻蜓花的花语是“全心全意把爱奉献给你”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思轩的生活又只剩下他独自一人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时间过了很久,他收到无邪来自边关的来信:“击鼓其镗,踊跃用兵。土国城漕,我独南行。从孙子仲,平陈与宋。不以我归,忧心有忡。离君四十日,想你。”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思轩回到:“爰居爰处,爰丧其马。于以求之,于林之下。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于嗟阔兮,不我活兮。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。等君四十日,念你。”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时间又过了很久,很久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那盆蜻蜓花种早已发芽,现已将要开花。无邪却杳无音信。思轩感到惆怅。他害怕,他害怕无邪再也不会回来了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思君令人老,轩车何来迟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无邪,你知道吗?我的思念如春水东流,门口的轩车去了又来,却始终未见你回。你给我的蜻蜓花,就要开花了,可此时此刻你在哪里。若是花期过了,你还未归,我怎办?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思轩于是写信给无邪:“待蜻蜓花盛放,少年归来可好?孤身一人望独桥,看尽烟雨潇潇。别时折予柳,今夕恐柳凋。远方音信杳杳,窗外桃花夭夭。西楼明月君莫笑,那时方懂阿娇。春眠不觉晓,年年花开好。”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边关处的无邪看见这封信,不禁心如刀绞,他能够读懂思轩词里的哀怨。只是他又何尝不思念着思轩呢?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男儿心如剑,只为天下舞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此时国难之时,我又怎能只顾儿女情长?于是无邪回信到:“待蜻蜓花盛放,我必归来言好。少年已不再年少,誓守土国城漕。春风送暖早,又绿旧柳条。战场风烟浩渺,但求佳人安好。烽火台处见木桃,定报你以琼瑶。春风度玉门,蜻蜓花窈窕。”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他收到了无邪的回信,心上不禁一暖,又回头看见那盆将要盛放的蜻蜓花,顿时长叹一声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海水尚有涯,相思渺无畔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春去秋来,秋去春来。窗外的桃花谢了又开,江边的柳树绿了又青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然而思轩的蜻蜓花却从未真正盛放过,每次将要开花之时,不是枯萎了,就是怎么也不开放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已是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,思轩躺在床上,怀里放着那盆尚未开放的蜻蜓花。渐渐地闭上了眼,他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,他梦见他的无邪自夕阳那边回来了,他终于是回来了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思轩笑了,他梦见了一个最美的梦,这是他生命中不可承受的温柔。尽管这个梦将会做的很长很长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然而,夕阳那边真的站了一个男子,晚风吹拂着他的长发,像是在说些什么,又像是在期待着什么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床边,那盆蜻蜓花悄然盛放,它开了,开的是那么的美,摄人心魂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……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若,人生若只如初见,该多好。如果思轩当年从未随父母去旅行,他便还是他的富家少爷,无邪也还是他的农村少年,他们这两条平行线,就永远不会相交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没有遇见,就没有蜿蜒的曲线,也就没有相思浩渺如畔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。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 \r\n\t——纳兰容若《木兰花令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拟古决绝词》<\/span> <\/p><\/span><\/p>\r\n\r\n 东门万达总校:成都市锦江区二环路东五段9号煌鑫大厦5楼(地铁6、8号线东光站H口附近) 南门人南校区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2号四川有色大厦3楼(地铁1、8号线倪家桥A口直达) 西门晋阳校区: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路432号金楠时光2栋1楼附157号(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旁) 天府一街校区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480号中洲锦城湖岸外商业楼2楼(中国工商银行旁)
人生若只如初见
邓世鑫
那年清秋,他和他的父母去旅行。
半路上却杀出一群山匪。年仅七岁的他就那么亲眼目睹了父母的死亡。他的父母将他藏至一丛矮小的灌木里才让他得以幸免。他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,眼泪却是极不配合的落下来。恰似那断了线的珠子,一旦迟疑,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。
山匪抱着从他父母身上搜刮来的金银首饰悄然隐回山中,四周平静的就像一碗水。只是除了那一地的殷红。
他执拗的掩埋了父母,并在他们坟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头。随后收拾好自己的行囊,独自前行。
自此命运在他的身上画了极其猩红的一笔。他稚嫩的双肩上注定要背负超出于他能承受的重量。
远方夕阳渐落,习习秋风送来凉爽。四周显得肃杀而萧瑟。
他走到了一个村子里。夜已深,人已静,他拖着沉重的步伐,奋力向一户亮着灯的人家走去。像是用尽最后的力气似的,重重地敲了一下门,便再也耐不住饥饿与疲乏,昏了过去。
待他醒来,天已亮。他挣扎着坐起来,望着这陌生的环境,不禁心生惧意。
门突然开了,走进来一名比他高出许多的少年。那少年生得一双明亮的眼眸,肤色略黑,行为举止粗犷的同时,又是带有一身书生气息。
“你醒了?”那少年的声音煞是好听,温暖,显得平易近人,他紧绷的神经略微松弛,却还是挡不住心底的担忧。
“你一个小孩怎么会一个人到我们村来?”少年自顾自地问起来。他见那少年不像是坏人,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。
那少年闪过一丝愤怠,他对他说:“等长大了,我给你报仇去。我叫无邪,‘诗三百,思无邪’的那个‘无邪’,反正我也是一个人住,以后你就住在我家吧,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。对了,还没问呢,你叫什么名字?”“我叫思轩,出自‘思君令人老,轩车何来迟’”他答道。无邪便是笑了,思轩从他的笑里看见了阳光。
一天后,无邪将思轩送至同村的秀才那里去学习。白天,无邪去赚钱,他去读书。夜晚,由于无邪也念过几年书,因此他们便是一起在烛台下研读诗经。
无邪告诉思轩他最喜欢的那首《击鼓》,思轩则告诉无邪他今天新学的那首《关雎》。
这样的生活过了好久,他以为命运会就此罢手,他哪知道,命运本就幽默。
那年,思轩十三岁,无邪十五岁。
那年,边关战乱,无邪被征召入军队,自此为国而战。
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
无邪临走之前,思轩折了一段柳枝赠予他。他则抱给思轩一盆土,告诉他,这是蜻蜓花种,待蜻蜓花盛开之时,他必回来。
那日,在夕阳下,无邪对思轩说,蜻蜓花的花语是“全心全意把爱奉献给你”
思轩的生活又只剩下他独自一人。
时间过了很久,他收到无邪来自边关的来信:“击鼓其镗,踊跃用兵。土国城漕,我独南行。从孙子仲,平陈与宋。不以我归,忧心有忡。离君四十日,想你。”
思轩回到:“爰居爰处,爰丧其马。于以求之,于林之下。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于嗟阔兮,不我活兮。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。等君四十日,念你。”
时间又过了很久,很久。
那盆蜻蜓花种早已发芽,现已将要开花。无邪却杳无音信。思轩感到惆怅。他害怕,他害怕无邪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思君令人老,轩车何来迟。
无邪,你知道吗?我的思念如春水东流,门口的轩车去了又来,却始终未见你回。你给我的蜻蜓花,就要开花了,可此时此刻你在哪里。若是花期过了,你还未归,我怎办?
思轩于是写信给无邪:“待蜻蜓花盛放,少年归来可好?孤身一人望独桥,看尽烟雨潇潇。别时折予柳,今夕恐柳凋。远方音信杳杳,窗外桃花夭夭。西楼明月君莫笑,那时方懂阿娇。春眠不觉晓,年年花开好。”
边关处的无邪看见这封信,不禁心如刀绞,他能够读懂思轩词里的哀怨。只是他又何尝不思念着思轩呢?
男儿心如剑,只为天下舞。
此时国难之时,我又怎能只顾儿女情长?于是无邪回信到:“待蜻蜓花盛放,我必归来言好。少年已不再年少,誓守土国城漕。春风送暖早,又绿旧柳条。战场风烟浩渺,但求佳人安好。烽火台处见木桃,定报你以琼瑶。春风度玉门,蜻蜓花窈窕。”
他收到了无邪的回信,心上不禁一暖,又回头看见那盆将要盛放的蜻蜓花,顿时长叹一声。
海水尚有涯,相思渺无畔。
春去秋来,秋去春来。窗外的桃花谢了又开,江边的柳树绿了又青。
然而思轩的蜻蜓花却从未真正盛放过,每次将要开花之时,不是枯萎了,就是怎么也不开放。
已是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,思轩躺在床上,怀里放着那盆尚未开放的蜻蜓花。渐渐地闭上了眼,他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,他梦见他的无邪自夕阳那边回来了,他终于是回来了。
思轩笑了,他梦见了一个最美的梦,这是他生命中不可承受的温柔。尽管这个梦将会做的很长很长。
然而,夕阳那边真的站了一个男子,晚风吹拂着他的长发,像是在说些什么,又像是在期待着什么。
床边,那盆蜻蜓花悄然盛放,它开了,开的是那么的美,摄人心魂。
……
若,人生若只如初见,该多好。如果思轩当年从未随父母去旅行,他便还是他的富家少爷,无邪也还是他的农村少年,他们这两条平行线,就永远不会相交。
没有遇见,就没有蜿蜒的曲线,也就没有相思浩渺如畔。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。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
——纳兰容若《木兰花令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拟古决绝词》
人生若只如初见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