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门万达总校:成都市锦江区二环路东五段9号煌鑫大厦5楼(地铁6、8号线东光站H口附近)
南门人南校区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2号四川有色大厦3楼(地铁1、8号线倪家桥A口直达)
西门晋阳校区: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路432号金楠时光2栋1楼附157号(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旁)
天府一街校区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480号中洲锦城湖岸外商业楼2楼(中国工商银行旁)
苏家三杰,人人皆知。太师文忠,更名一时。
唉!他为乌台诗案地诬陷二深深叹气。他人说他衔怨怀怒,包藏窝心,讽刺政府,莽撞无理!可荣辱不惊的东坡先生笔尖常带感情,不是正常不过的地事吗?
离开吧!她出狱后来到了黄州。心灰意冷,心情郁闷地他再也没有了多余的心思。他安置良田,享受农耕之乐,东坡一名号也从这里而来。他游历赤壁,陶醉于大好山河之中,被贬的抑郁从胸腔爆发而出!
看!狂风暴雨写着阵阵寒意,从天而降,铺天盖地!茫茫天地间,眼前是倾洒而下的暴雨,耳畔是呼啸怒吼的狂风。定眼一看,一群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而行。谁会料到这突然而至的暴雨?他们没有雨具,无情的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衫,紧贴着或瘦弱或强壮的身躯。
而奇就奇在,他们中有一位中年汉子,他随意捋了捋早已打湿的长髯,尽管浑身湿透,寒意侵骨,却依旧且吟且啸,徐步而行。是啊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这位拿竹杖穿芒鞋的汉子,就是苏轼。
酒醒,他迎着料峭春风,山头斜阳,仰头潇洒一笑。他用粗长的手指磨了磨酒杯上精致的花纹,不禁回忆奇昨夜那穿林打叶的雨声。那时束手束脚,无比艰难的环境,不是正如自己在官场上处处遇挫时的情景吗?但是——有什么!?泰然处之的豪气从胸腔溢出,他拿来毛笔宣纸,随手一摁,软白的毛瞬间被青墨霸占。他微眯着双眼,笔尖流露下的,也是宣纸呈现出的,正是那首闻名于世的“定风波”!
回头向来萧瑟处,
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苏轼的美好,就是这般,既能达到洒脱不羁,也能做到云淡风轻。这首小诗,如一渠清水芙蓉,顿时让人心旷神怡,神清气爽。身处如此的逆境的苏轼,依然可以保持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从容心态,依旧有心眷顾“山头斜照却相近”的美景,这何不是一种令人赞佩的人生态度呢?
我们为何要因别人的眼光而胆战心惊,为何要因别人的排斥就一无所有。把胜负交给时间,把对错交给自己。毕竟——风雨即将过去,而梦魇终会消散。
(作者:鼎一教育学员2016暑假班升初三 刘岚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