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028-84191943

东门万达总校:成都市锦江区二环路东五段9号煌鑫大厦5楼(地铁6、8号线东光站H口附近)

  • 028-85510566

南门人南校区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2号四川有色大厦3楼(地铁1、8号线倪家桥A口直达)

  • 028-85615066

西门晋阳校区: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路432号金楠时光2栋1楼附157号(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旁)

  • 028-66301166

天府一街校区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480号中洲锦城湖岸外商业楼2楼(中国工商银行旁)

《回忆我的母亲》中的“还”


《回忆我的母亲》是朱德元帅深切掉念母亲的回忆性散文,文中多处使用了“还”这个朴素的字词。细细咀嚼,这平平淡淡的“还”中蕴含着深意。
 

1、母亲把饭煮了,要种田,种菜,喂猪,养蚕,纺棉花。

2、每天天没亮,母亲就第一个起床。

3、因为身体高大结实,能挑水挑粪。

4、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,老二老三接着穿穿不烂。

5、虽然自己不富裕,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。

6、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,不但不反对,给我许多慰勉。

7、到八九岁时,就不但能挑能背,会种地了

8、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,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,至今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。

9、他们劳动惯了,离开了土地就不舒服,所以是回了家。

10、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,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,不耕田就会害病,直到临死前不久在地里劳动。
 

第1、2句中的“还”写出了母亲的勤劳,第3、4句中的“还”写出了母亲的聪明能干,第5句中的“还”写出了母亲的宽厚仁慈,第6句中的“还”写出了母亲同情支持革命。第7、8句中的“还”字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、教育之深。第9、10句中的“还”涉及了父亲和祖父,写出了他们的勤劳。
 

上述每一个“还”字句都是一个典型的事例,是一个生动的画面,作者以此直接刻画了母亲形象。
 



注:本文转载自雷廷松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