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028-84191943

东门万达总校:成都市锦江区二环路东五段9号煌鑫大厦5楼(地铁6、8号线东光站H口附近)

  • 028-85510566

南门人南校区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2号四川有色大厦3楼(地铁1、8号线倪家桥A口直达)

  • 028-85615066

西门晋阳校区: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路432号金楠时光2栋1楼附157号(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旁)

  • 028-66301166

天府一街校区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480号中洲锦城湖岸外商业楼2楼(中国工商银行旁)

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学校?


据《礼记》、《孟子》等典籍上零星记载推断,尧舜时代学校就出现了。

开始学校叫做“庠”。“庠”者,养也,本来是米仓,后来演变成养老院,养退休官员、烈士父母。这些老人吃饱了饭,又无所事事,于是就聚集一拨孩子来教,这就是最初的学校

想想也有道理,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文化传承,当时没有纸笔书籍,恐怕知识都是口口相传,老人集中之处也就是知识集中之处,一来养老,二来传授知识,一举而两得,很是方便的。

学校发展到周代,就相当正式了,分中央一级的国学和地方一级的乡校。

乡一级的学校主要是道德教育,教化百姓。

中央一级的国学是天子所设,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,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级。

课程有“六礼”祭祀礼仪、宾客礼仪、朝廷礼仪、丧纪礼仪、军旅礼仪、车马礼仪。)和“六艺”(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)。

大抵是八岁至二十岁是接受教育的时期,先入小学后入大学。

当然,入学的全部是贵族子弟,平民百姓连门都进不了。

国学培养的是国家的接班人,使贵族子弟们具备统治和管理国家的能力和知识。

一直到了春秋时代,礼乐崩坏,封建秩序动摇,教育这才有了向民间发展的空间。

孔子就是私人办学的第一人,是民办教育的首创者。他将原本封闭的垄断的贵族教育内容,拿出来教给一些并不具备贵族资格的学生,这就是“有教无类”。

这是孔子最伟大的贡献!

遗憾的是孔子虽然打开了教育向平民普及的大门,但这个门开得不大。他推行教育的目的,理论上是要恢复周公创立的礼乐之治,但从实际效果来看,仍然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。“学而优则士”的意思,就是要当干部,当各级官员,当国家的管理者,当诸侯的家臣。

作为民办教育,孔子当然没有资格培养诸侯国君一级的接班人,但他却为当时的诸侯国君们培养了许多可以使用的优秀人才,管理人才、军事人才、外交人才。所谓弟子三千,贤人七十二”都是干部预备队。

孔子带领子弟们周游列国之目的,除了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外,就是向诸侯国君们推荐自己的学生,希望他们能够“学以致用”。

“学成文武艺,售与帝王家”,中国人“学以致用”的“用”,就是将自己学到的本事能在经时济世、安邦治国中发挥作用。

除了社会人伦,中国教育对其他的都不大感兴趣。

现在倒回去看,中国学校从诞生起就只有两大作用,一是培养接班人,即新一代统治者,以及辅佐统治者的人;二是教化百姓,遵道德守规矩,好好当一个建设者。

和孔子同时代的柏拉图似乎与孔子走的道路有些不同。他创办的柏拉图学院是西方最早的学院。在这个学院大门上有一行字:不学习数学者不得入内。学院开设了哲学、数学、天文学、物理学等课程,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得就是这所学院的学生,据说欧几里德也是这所学院的学生。虽然学院主要培养的是懂政治的哲学人才,但是在逻辑思维、自然科学方面也有很大拓展。

中西方的教育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分野了。

image.png



注:本文转载自李文华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