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028-84191943

东门万达总校:成都市锦江区二环路东五段9号煌鑫大厦5楼(地铁6、8号线东光站H口附近)

  • 028-85510566

南门人南校区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2号四川有色大厦3楼(地铁1、8号线倪家桥A口直达)

  • 028-85615066

西门晋阳校区: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路432号金楠时光2栋1楼附157号(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旁)

  • 028-66301166

天府一街校区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480号中洲锦城湖岸外商业楼2楼(中国工商银行旁)

《园丁与木匠》推荐语 ——当育儿变成竞技场,我们更需要回归本质


园丁与木匠推荐语

——当育儿变成竞技场,我们更需要回归本质

 

在充斥着「赢在起跑线」「鸡娃宝典」的今天,《园丁与木匠》像一剂清醒药。作者艾莉森·高普尼克—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,用30年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:最好的教育不是精心雕琢,而是提供阳光雨露后静待花开。这本书没有教你怎么培养「别人家的孩子」,却揭示了孩子如何真正成长为「自己的主人」。

 fc86b0fe78f614afe5393dd933c7777.png

一、两种养育模式的本质差异

高普尼克用「木匠」比喻追求标准化成果的父母:他们设定明确目标(如考上名校),通过反复训练和修剪来塑造孩子。这种方式短期内可能见效,但长期会抑制创造力,甚至损害亲子关系。

而「园丁型父母」则专注于创造丰沃的「教育生态」: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,允许试错与混乱,让孩子像植物一样按照自身规律生长。书中用脑科学实验证明,儿童在自由探索时,大脑会建立更复杂的神经连接——这种「低效」的过程恰恰是创新的源泉。

 

二、每个家庭都能实践的三大启示

重新定义「有用」

搭积木时打翻盒子、玩泥巴弄脏衣服……这些被传统观念视为「无用」的行为,实则是孩子理解世界的关键途径。书中指出,4-9岁儿童通过玩耍学习社交规则的概率,比直接说教高73%

警惕「教育军备竞赛」

过早的识字、算数训练可能适得其反。作者团队跟踪研究发现,在游戏为主导的幼儿园长大的孩子,到小学四年级时的综合能力反而超过提前学术化的同龄人。

做孩子的「安全基地」而非「导航仪」

不必时刻纠正孩子的「错误」。当孩子知道可以随时退回父母的怀抱,他们会更勇敢地探索世界——这种心理机制已被进化生物学证实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中。

 00b640c485c8e4ced61a8be7ce4d23e.jpg

三、这本书最适合谁读?

为孩子报班焦虑的家长:它会帮你区分「真正重要」和「人为制造」的需求。

祖父母辈:理解为什么当代育儿需要「少干预多陪伴」。

   教育工作者:书中关于「混龄学习」「项目式探索」的研究可直接用于教学改进。

2025年最新教育白皮书显示,采纳园丁理念的家庭中,孩子抑郁倾向降低41%,自主决策能力提升38%。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比尔·盖茨将本书列为「父母必读TOP3」——它不是教你如何养育「优秀」的孩子,而是帮助你发现孩子本就拥有的光芒。

93465842a12d422216cc28fe1e9881d.jpg